#sandywuofficial
宋朝好吃的小點大菜都多,真正傳下來的卻少,
食材進出不同,後人才有各樣的自由。
常常我們誤會要滿有故事的菜餚才有意義,
最好中間穿插一位龍子、一個販子、還有一幫說書人,
可是真正賦予菜色生命的是文化底蘊,
也不過就是圖一口酒足飯飽。
吃食文化是門藝術也是人生的學問,
映入眼簾、放進口中 、竄上鼻腔,
吃儼然是五感的集合運動會,
運動家精神要有,則吃,馬虎不得。
喜歡「吃」這個字兒,
像是口腹在乞憐一點安慰,
所以有人管胃叫「心骨眼兒」多有意思。
好吃的、耐吃的、吃了會不住驚嘆的,
都令人振奮而鬆軟,
一是欣喜期盼味蕾的奔放令人豔羨,
二是酥麻入骨的欣慰使人不自覺平復了緊繃感,
所以吃啊,至關重要。
唐宋元明清⋯一路以來多少年,
未流傳後世的美食美點是否真需要復甦?
這是難以抉擇的,
因為除了我們必須吃著過活沒變,
人類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實際狀態也沒改,
就算擁有了當時的佳餚珍饈,
也不過是復古做做樣子,
真正的時空早已滄海桑田,
靠文字留個念想足矣,就別空捉瞎猜了吧。
一雙筷子,一張嘴,咀嚼藝術人文和歷史,
如果你和我一樣珍視之,便好好用心吃飯,
別再稀里呼嚕地把空虛塞飽,
好好地挑選這頓餐要吸收的是什麼,
除了營養與文化薈萃,美觀擺盤固然也重要,
但,該當食客就別做業餘攝影師了。
記得好好吃飯。
今天要聽:同恩的本來
Photo: niusnews 妞新聞
Makeup: 楊姐
Hair: 哈哈